老年性白内障:从预防到手术,给父母的一份护眼指南

时间:2025-10-24 字号:[ ]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人会发现视力逐渐模糊,仿佛眼前蒙了一层“毛玻璃”。这可能是老年性白内障的征兆。作为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白内障虽常见却容易被忽视。今天,我们就来科学认识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随年龄增长发生混浊的结果。健康晶状体原本透明如镜头,能精准聚焦光线到视网膜。但当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聚集时,就会阻碍光线通过,导致视力下降。

高发年龄: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显著增加,80岁以上老人几乎100%存在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二、主要症状自检

老人出现以下表现需警惕:

1. 无痛性视力下降:逐渐看不清远处的车牌、电视字幕。

2. 光敏感:阳光下或夜晚面对车灯时 glare(眩光)。

3. 色彩感知减弱:原本鲜艳的颜色变得灰暗。

4. 复视或重影:单眼视物时出现多个影像。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会出现“第二视力”现象——因晶状体密度变化导致近视暂时性改善,但这是病情进展的标志,而非好转。

三、发病原因:不只是衰老

虽然年龄是主要因素,但以下情况会加速白内障形成:

紫外线暴露:长期未佩戴太阳镜(尤其是高原地区)。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激素(如泼尼松)、抗精神病药等。

吸烟酗酒:烟草中的自由基会损伤晶状体。

四、治疗:手术是唯一有效方法

常见误区纠正:

眼药水无法逆转白内障:现有药物仅能延缓早期进展。

手术无需等“成熟”:现代超声乳化手术在视力影响生活时即可进行。

手术方案:

1.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通过小于3mm微小切口粉碎吸除混浊晶状体,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手术仅需10-15分钟。

2. 飞秒激光辅助:提升切口精准度,特别适合复杂病例。

人工晶体选择:从单焦点(看远或看近)、多焦点到散光矫正型,需根据用眼需求个性化定制。

五、预防:护眼从日常做起

1. 防晒:选择UV400太阳镜,宽檐帽辅助。

2. 控制慢性病:糖尿病患者保持糖化血红蛋白<7%。

3. 营养补充:多吃深绿色蔬菜(含叶黄素)、坚果(维生素E)。

4. 戒烟限酒:研究显示吸烟者手术风险增加。

六、给家属的建议

当老人出现频繁撞到家具、拒绝外出等行为时,可能是视力问题。建议:

每年进行裂隙灯检查

提供家居照明改造(增加夜灯、减少反光)

术后避免提重物、揉眼

关键提示:白内障虽常见,但通过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重获清晰视界。若家中老人视力持续下降,请尽早到眼科进行专业评估。


经汤晋魏综合整理发布

一审:汤晋魏

二审:邵小红

三审:胡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