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温度——聆听生命的故事丨ICU 里的 “掌心花”:守护 20 岁的 “四岁生命”

时间:2025-11-21 字号:[ ]


编者按:

医学是温暖的科学,它的本质是关注和尊重生命。医务工作者面对的既是教科书上的疾病,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永嘉县人民公众号“医学的温度一聆听生命故事”宣传专栏邀您共行叙事医学、共话生命至上,一起聆听那些发生在医患之间的生命故事,通过倾听、关注、共情,让医学与人文相遇,让冷冰冰的病例“暖”起来,架起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沟通的“心”桥。以爱叙事,温暖医患。我们真诚地欢迎我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实习医学生、患者及家属、志愿者、社工等积极投稿,为我们讲述发生在你们身边的故事,请在钉钉OA审批党建办栏目“投稿”里面投稿,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科室。

ICU 的监护仪永远在不知疲倦地 “嘀嗒” 作响,呼吸机的气流声均匀起伏,织成一张密不透风却又充满希望的生命之网。我第一次接手小福(化名)时,护理记录上的字眼像重锤敲在心上:20 岁,先天性脑发育不全,体重仅 15 公斤 —— 那是四岁孩童的体格,因重症肺部感染行气管插管,浅昏迷状态。福利院的张阿姨送他来时,攥着我的手反复摩挲,红着眼眶哽咽:“护士,这孩子打小没爹没妈,福利院就是他的根,你们多费心,千万别放弃他啊。”

他蜷缩在宽大的病床上,小小的身躯被各色管路温柔缠绕:气管插管连着呼吸机,每一次气流涌动都带着生命的期盼;鼻胃管精准输送着营养,维系着脆弱的体能;输液管里的抗感染药物缓缓滴落,像是在与病魔进行着无声的较量;监护仪的电极片贴在他瘦弱的胸口,绿色的心率曲线起伏,格外刺眼又格外让人安心。他的五官清秀得像个瓷娃娃,长长的睫毛垂在眼睑上,像蝶翼轻颤,只是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呼吸微弱得需要呼吸机辅助才能维持。张阿姨说,小福是被裹在襁褓里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的,二十年来,阿姨们抱着他喂奶、教他坐立,哪怕他永远长不大、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福利院的每一寸角落,都刻着他的痕迹。

护理小福,每一个动作都要带着 “绣花” 般的细致。给他翻身时,我必须用手掌完全托住他的头颅,另一只手护住腰背,动作慢得像电影慢镜头 —— 他的颈椎脆弱得不堪一击,气管插管更是丝毫不能牵扯;他的皮肤薄得像蝉翼,稍不留意就会出现压红,我总会在翻身前后仔细检查。清洁口腔时,要先用无菌纱布裹紧气管插管固定,再用蘸了温盐水的棉球,从牙龈到舌面一点点擦拭,每一个角落都不敢遗漏,生怕细菌滋生引发二次感染。最考验耐心的是静脉穿刺,他的血管细得像发丝,还藏在瘦弱的胳膊里,我总是蹲在病床边,屏住呼吸调整角度,哪怕有十几年穿刺经验,面对他依旧手心冒汗 —— 我知道,每一次失误,都会给这个苦命的孩子添一分痛苦。

同事们交接班时,总会多停留几分钟看看小福,嘴里念叨着 “这孩子太不容易了”。虽然他的年龄已经是成年人,可那小小的身躯、懵懂的模样,总让人忍不住心疼。我们护理时,都会下意识放慢语速、放轻动作,把心里的牵挂化作温柔的话语:“小福,今天天气真好,等你好了,张阿姨说要带你去院子里晒太阳呢”“你看,监护仪的曲线多平稳,你在慢慢好起来呀”。我们都知道他意识不清,但总相信,温和的话语和真诚的牵挂,会像阳光一样,穿透混沌的意识,抵达他的心底。

转机发生在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给小福擦拭小手,指尖刚触碰到他微凉的皮肤,他的手指忽然轻轻蜷缩了一下,然后紧紧攥住了我的拇指。那力道很轻,像一片羽毛落在心上,却瞬间化作暖流涌遍全身。我惊喜地抬头,只见他的眼睛微微睁开了一条缝,目光虽然依旧涣散,却像是在努力寻找着什么。我忍不住放柔声音:“小福,你听到我说话了对吗?” 他没有回应,却没有松开我的手,那小小的拳头攥得紧紧的,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下午张阿姨来探视,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时,她瞬间捂住脸,压抑的哭声在走廊里回荡:“太好了, 他终于有反应了!”

日子在精心护理中一天天过去,小福的病情逐渐好转:呼吸机参数一次次下调,感染指标稳步下降,他的反应也越来越明显,听到《小星星》的旋律时,他会轻轻晃动小脑袋;我抚摸他的额头时,他的眼睛会微微睁开。虽然他依旧无法开口说话,身体也依旧停留在四岁的模样,但那些细微的变化,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在 ICU 这个与死神赛跑的战场,小福就像一株被风雨摧残却依然顽强生长的 “掌心花”,脆弱却坚韧。小时护理于他而言,不是复杂的沟通技巧,而是日复一日的专业守护与真诚陪伴:是每一次轻柔的翻身,每一次耐心的擦拭,每一句温暖的鼓励,每一个掌心传递的温度。他没有血缘亲人,却拥有福利院阿姨们跨越二十载的惦念,拥有我们医护人员不分昼夜的守护。我们无法逆转他先天的缺憾,却能用专业的护理技能、滚烫的医者仁心,为他撑起一片安稳的天空。

从事护理工作这么多年,我越发明白:生命的价值,从不以是否健全、是否拥有亲情衡量。哪怕小福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哪怕他的人生充满缺憾,但那份对生命的渴望、那份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值得我们拼尽全力去呵护。ICU 里的护理,不仅是与疾病的对抗,更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而那些来自福利院的牵挂、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柔,终将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守护着这个无亲的 “孤勇者”,在生命的风雨中,稳稳地、静静地前行。

作者:刘颖

编辑:肖晓树

责编:邵小红

审核:胡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