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服务 > 健康园地
大雨之后需当心,接触污水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时间:2021-12-15 字号:[ ]

前一段时间,永嘉地区连续大雨,大雨过后容易产生污水、污泥或灾害废弃物,医生提醒,污水细菌多,尤其是农牧业更容易接触到动物排泄物脏水,应小心防范人畜共患疾病。近日来,我科连续收住多名高烧病人,追问起来,这些病人均有接触或饮用生水病史,最后在我科均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又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简介

钩端螺旋体菌最早由日本首次由患者分离成功,因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问号”而命名。

(钩端螺旋体电子显微镜照片)

钩端螺旋体病是因感染钩端螺旋体菌产生的感染性疾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感染病,不会直接人传人。

何谓人畜共患?

 

病原体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钩端螺旋体属细菌引起的疾病,可感染人类和动物。钩端螺旋体属细菌在全世界广泛存在,尤其是在降雨量多的热带地区。它可在淡水、潮湿的土壤、植物和淤泥存活很长的时间。大雨后的洪水有助细菌在环境散播。

(钩端螺旋体菌的生活史)

临床症状

症状包括发高烧、严重头痛、冷颤、肌肉疼痛和呕吐,亦可能出现黄疸、红眼、腹痛、腹泻或出疹等症状。如果病人不及早接受治疗,可能会出现致命性的肾脏、肝脏、脑部、肺部或心脏感染,甚至引致死亡。

传播途径

受感染动物(尤其是啮齿动物)尿液污染的水、食物或土壤可传播此病给人类。这些情况包括皮肤接触到污染物,尤其是黏膜表面(如眼睛或鼻子)或破损的皮肤,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饮用受污染的水。此病亦可透过被啮齿动物咬伤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罕见的。

感染过程

潜伏期:

通常为10天左右,其范围在2~30天。

可传染期:

人与人间直接传染极为罕見,螺旋体可经由尿液排除达一个月或更长,因此病人的污物(尤其是尿液)须小心处理。

感染性及抵抗力:

人体对此病的感染性是一般性的,感染后可能产生免疫,但当再度遭遇不同的血清型别,有可能会再度感染。

高危人群

户外工作或需接触动物的人士,及在受污染的湖泊和河流进行户外水上运动(例如游泳和涉水)的人士,会有较高风险染病。

流行病学

治疗方法

一旦怀疑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发现早期即 可考虑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最好是在发病5天之内。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出来才开始治疗,因为病发大约1周血清学检

查才会出现阳性,培养鉴定钩端螺旋体更需要花上数周的时间。

症狀严重:应该用高剂量的青霉素静脉注射,至少7日。

症狀较不严重:以口服抗生素处理,例如多西环素、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或者红霉素亦可代替。

第  三  代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例如罗氏芬 ,头孢噻肟,及喹诺提类抗生素也似乎有 效。 需注意赫氏反应,可能在使用青霉素治疗之后短暂时间因细菌大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出现病情暂时恶化的现象。

预防方法

1.避免接触可能受感染动物(尤其是啮齿动物)尿液污染的淡水、土壤和植物。切勿用双手直接接触已死亡的动物。

2.接触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后应进行清洗或淋浴。尽快清洁伤口,并用防水敷料妥善覆盖伤口直至愈合。

3.在可能受污染的土壤或水中进行消遣活动或工作时,应穿上适当的保护衣或靴子。

4.经常保持双手清洁。接触宠物或动物后,要立即用枧液和清水洗手,而受污染的地方应进行消毒。

5.只饮用煮沸后的自来食水或出品自可靠商户的樽装饮品。

6.旅游人士可通过户外水上运动感染此病,减少接触可能受感染动物尿液污染的水源,如河流、池塘和湖泊等,及避免在可能遭受污染的水中游泳或涉水,可减低受感染的机会。

科普医生:李斌斌

李斌斌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永嘉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

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荣获“永嘉好人”、“最美抗疫人”称号

发表 SCI 论文 5 篇及省级论文数篇

主持市科技局及县科技局课题各 1 项

拥有实用专利 2 项,发明专利 1 项

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门诊地点;门诊楼二楼 215 诊室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